秋冬季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季。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发生感染性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且一旦感染,可能导致原有慢性病加重、并发症增多,容易发展为急重症。因此,老年人要降低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做好预防工作。
老年人在秋冬季如何科学地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让我们听听专家怎么说。
普遍易感的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公众最为熟悉,它引发的就是人们常说的流行性感冒。”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介绍,与普通感冒不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迅速,常表现为突发性的高热,并伴有畏寒、寒战。患者全身症状明显,常感到全身酸痛、乏力、头痛、肌肉关节痛;常有呼吸道症状,可能出现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部分患者还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而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婴幼儿和孕妇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危害更为严重。基于全国流感监测和死因监测数据的研究模型,全国平均每年有8.8万例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其中,60岁以上老人的流感相关超额死亡数占全人群的80%。
传染力更强的呼吸道合胞病毒
与流感相比,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由于在国内不是法定报告的传染病,认知度并不太高。“但事实上,这个病毒是婴幼儿和老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其传染性不亚于流感。”李燕明说。
基本传染数R0值表示一个感染者在疫情初期、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能够传染给其他易感者的平均人数,其数值高低代表了病原体传染性强弱。通过R0值,能够初步判断病原体的传染性:R0值越大,传染性越强;R0值越小,越有利于疾病的消除和控制。常见呼吸道感染的R0值分别为:新冠病毒原型株(2~3)、呼吸道合胞病毒(1.3~2.6)、流感病毒(1.3~1.8)。由以上R0的数值可以看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传染性一定程度上比流感更强。“不仅如此,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患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2天即有传染性,传染性通常持续3~8天。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婴幼儿和老年人,即使临床症状消失,传染期也可长达4周。”李燕明强调。
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通常会引起感冒样症状,大部分患者能自愈,但老年人和罹患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后,则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临床结局。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33.6万例65岁及以上老年人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住院,其中约1.4万例住院病例死亡。不仅如此,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疾病负担可能比流感更重。研究显示,与流感病毒感染相比,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肺炎、基础疾病加重等风险增加相关,且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表现出比流感患者更高的住院率、ICU入住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常见的肺炎球菌与支原体
肺炎球菌是导致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体。中国2009至2019年间呼吸道感染监测大数据显示,在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细菌中,引起肺炎及非肺炎疾病的病原体首位均为肺炎球菌。肺炎球菌感染可引发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细菌也可能入侵耳部、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中耳炎、膀胱炎、脑膜炎等,甚至在血液中繁殖并释放毒素,形成菌血症,导致不良临床结局。
支原体在老年人群中的感染率相对较低,但也不能忽视。以肺炎支原体为例,其感染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还可引起肺外并发症,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该病的发病形式多样,多数患者仅以低热、疲乏为主,部分患者可出现突发高热并伴有明显的头痛、肌痛及恶心等全身中毒症状,呼吸道症状以干咳最为突出,常持续4周以上。李燕明认为,支原体肺炎在我国秋冬季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秋冬季室内活动增多、空气流通差及人员接触密切有关。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释放的飞沫传播,另一种是接触传播,即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引起的直接传播,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再触摸口、眼、鼻等引起的间接接触传播。李燕明建议,老年人可以通过一些公共预防措施来预防,比如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保持环境卫生、遵守社交距离与咳嗽礼仪等。
接种疫苗也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方式之一,帮助人体提高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力。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冯录召表示,目前可用于老年人接种的疫苗包含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尚未在国内获批上市。“一般而言,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季节到来前的1至2个月接种疫苗最合适。国内一般推荐在9月至11月接种流感疫苗,最好10月底前完成流感疫苗接种。即使错过最佳接种时间,依然建议及时接种,毕竟接种疫苗就能获得针对性的保护力。”冯录召说。
关于接种疫苗的禁忌,冯录召提醒:“一是对疫苗成分过敏者,不能接种;二是患者处在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或者正处于疾病的急性期,建议暂缓接种;三是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免疫抑制疾病患者,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记者 田雅婷)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二十八,把面发”,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过年聚会的美食,其中各种美味主食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员,尤其是各种造型和口味的发酵面食看起来让人垂涎欲滴。主食对人体非常重要,长期不吃主食的人皮肤会松松垮垮...
中国南极科考队获取的磷虾样品。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新华社记者周圆在阿蒙森海,“雪龙2”号艉甲板上,随着对讲机里传出一声“收网”,绞车钢缆快速回收,又一网南极磷虾样品被拖上甲板。南极磷虾一直广受关注,背后原因为何?它能被食用吗?中国第40次南...
...
立秋之后,气温逐渐转凉,但暑热未尽,昼夜温差大。在这样一个季节交替的时间节点,应该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做好养生?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介绍立秋之后的健康养生与疾病预防知识。“立,标志着一个季节的确立和开始,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但并...
红豆薏米水、桂圆水、陈皮水、红枣枸杞水……今年夏天,各类中式茶饮占据了大小商超的货架,成为品牌竞相争夺的新赛道,也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新选择。“伏天太闷太热,就想喝点清凉的,也让嘴里有点滋味,红豆薏米水甜度适中口感也不错,听说还能祛湿,7月买的...
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已到。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立秋过后人们会感觉到一丝凉爽,但中国大部分地区白天气温仍然较高,且天气多变,阴雨连绵抑或秋高气爽,天气干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立秋后适宜的代茶饮,助您防秋燥,化湿浊。首避风燥贴...
既往研究表明,心血管健康状况与认知能力下降和痴呆症有关。日前,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徐卫历等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心血管健康指标(生命八要素)评分较低的人,大脑年龄(脑龄)较大,脑龄差(预测脑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值)也更大,即便中年人也如此。该...
虽已立秋,但暑气未消。吹空调、吃冰饮、啃西瓜仍然是大多数人的日常。特别是吹着空调刷视频,一不留神就睡着了,醒来后就感觉不对劲,身体发沉,不想吃饭,紧接着就打了一个喷嚏,肠胃也开始闹脾气……“空调病”找上门儿。该是藏在厨房里的常用食材——紫苏...
8月22日是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处暑后,白天暑热盛行,昼夜温差逐渐增大,人们容易出现皮肤、口鼻干燥等不适。公众应如何保持卫生习惯、提高免疫力?国家卫生健康委21日举行“时令节气与健康”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专家就此解答。“面对秋燥,润燥养阴是...
“清风一朝胜,白露忽已凝。”当草叶上凝起的露珠泫然欲滴,当沁人的凉风拂过脸颊,天空愈发明净深远,秋意日渐浓稠,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气——白露翩然而至。今年9月7日为白露日。时值九月,夏日残留的暑气慢慢散去,秋风裹挟着凉意从北到南,山峦间层林渐染...
近年来,为了丰富老年人的文体生活,各地纷纷举办各类老年体育活动,打造各具特色、深...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记者孙红丽)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消息,随着天气渐热,防晒化妆品成为消费者...
消费者在消博会上体验护肤品。新华社记者郭程摄海外美妆品牌正努力挖掘中国市场的新潜力。美国高端...
还记得几年前温碧霞的同学聚会照片吗?站在同学中的她让人产生了隔代人的既视感。你可能会说,人家...
近些年来,司美格鲁肽(用于治疗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它也有减肥功效)之类的抑制食欲的药物...